首頁 > 回顧分享
106年8月26日 慈融法師講座--俱舍論.分別世品之中有

慈融法師專題講座--俱舍論.分別世品之中有

       八月二十六日,星期六早上9:30,秋陽如火。僑愛佛教講堂的大殿裡,坐滿了對佛法渴慕的信眾。慈融法師在眾目期盼下升座說法,談《俱舍論‧分別世品》之「中有」〜亦即「中陰」的概念。

    慈融法師慈悲,為了讓大眾更易於契入「中有」的重點,講座由《地藏經‧利益存亡品第七》的經文為開場:「世尊!習惡眾生,從纖毫間便至無量。是諸眾生有如此習,臨命終時,父母眷屬宜為設福,以資前路。………若能更為身死之後,七七日內,廣造眾善,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,得生人天,受勝妙樂,現在眷屬利益無量。」慈融法師藉由解釋經文的內涵,說明了地藏菩薩殷殷叮囑的七七日內便是所謂的「中有」,即是指於「死有」後,「生有」前的這個階段。在梵語叫作「健達縛」,譯為「食香」、「尋香」。亦名「中陰」。    
        

 

 

 

慈融法師接著就依《俱舍論‧分別世品》中的論點,分成下列幾個重點逐一說明何謂「中有」:

一、定義「中有」非投生

法師舉一偈頌說明:「死生二有中  五蘊名中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             未至應至處  故中有非生」。

此偈說明在臨命終(死有)及投胎入胎的剎那(生有)之間,有一段未至應至處的情況,那就是「中有」,既非死亦非生。故,論曰:「於死有後,在生有前。」此說法明確定義了「中有」非投生的特性。

 

二、證明「中有」存在

慈融法師於此處,以有餘部說"無"「中有」的論點開始,舉偈頌及論為證,反駁之。並依契經(阿含經)所言:「有」有七種,即五趣有、業有、中有,明言「中有」為七有之一,依此證明「中有」存在。

    法師另舉《五不還經》為例,指出得三果的聖者,有五不還:

    一者中般,二者生般…。此中般即指聖者於「中有」中,般涅槃故。如無中有,何來中般? 法 師並另列舉了契經中的入母胎三事及七善士經,依此再三證明「中有」的存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三、「中有」形量

    法師進一步以《俱舍論》中的偈頌及論點來說明「中有」的形量。 

    頌曰:「此一業引故  如當本有形

           本有謂死前  居生剎那後」。

    「中有」其身形、身量微細,如五六歲小兒,不能以本有(在世)的肉眼看到,但中有的衆生和天眼通的聖者是可以看到的。因其身體沒有對礙,眼根又精強,不管多遠,當結生(投生)的緣成熟時,即使遠在千里之外、銅牆鐵壁之中,即依業力投入母胎受生。中有的壽命最長七日,七日中若未投胎,即再相續,前後七次,於最後的四十九天一定要投胎。慈融法師另以雙胞胎為例,說明業力的強大,雖共居一腹,因受外力,胎死腹中,需重新投胎,無法互相干擾其往生處,由業引故,而投生不同之處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四、「中有」其他概況說明

    最後,法師再用偈頌一則說明「中有」的其餘概念,頌曰:

    「同淨天眼見  業通疾具根  無對不可轉  食香非久住

      倒心趣欲境  濕化染香處  天首上三橫 地獄頭歸下」。

 

 

 

    法師在說明「無對不可轉」這句偈的時候,說明「中有」「無」有「對」礙,連金剛山等也不能障礙,所以在赤鐵團中見有生蟲投生其中。「不可轉」者,是說五趣的「中有」不可轉變也。法師特別強調那是小乘時期的觀點,現在大乘行者要相信,透過修行懺悔,業力是有可能改變的。接著詳細說明「中有」的各種境界分別,譬如:怎麼吃,頌中說是「食香」,以物品的香氣為主。怎麼投生? 是由顛「倒心」趣向「欲境」,隨自己的業習投生。投往哪個趣,會有甚麼特徵? 所謂天中有,首正上昇,如從坐起;人、鬼、傍生中有,行相還如人等;地獄中有,頭下足上。…諸如此類。

   慈融法師對「中有」深入淺出的說法,令在座聽眾如沐春風,皆得法喜。 


回上頁
上一則
下一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