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回顧分享
107年12月30日 賢度法師專題講座-華嚴宇宙觀

華嚴宇宙觀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/釋天學法師

    107/12/30為華嚴佛七圓滿日,當日上午08:00大回向,09:00開始午供。賢度寺主在10:00開示《華嚴經》的宇宙觀,最後於下午14:00圓滿普佛。寺主表示:宣講這個主題的目的,是希望引導大家把自我的心胸、眼光和觀點擴展到更大的方向和境界,讓自己能在這一日千里、瞬息萬變的數位化科技E時代,安住身心。佛七期間,大家每天都迴向願生華藏世界中,到底華藏世界是甚麼樣子呢?緣此,寺主從華藏世界開講起,為大眾揭示《華嚴經》宇宙觀的奧旨。

  

    探究華嚴宇宙觀之前,必先了知佛教三界的概念,即所謂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的三種說法,並展開三界次第安立之圖,說明三界各自所處的依報正報以及各有的特性。欲界是有淫、食二欲的眾生所住世界,上自六欲天,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,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;色界是無淫食二欲、但尚有色相的眾生所住世界,四禪十八天皆屬之;無色界是色相俱無、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世界,屬四空天。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,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脫出三界為目的。

 

 

    離吾人最近的四天王天,人壽五百歲,那裡的一天是人間五十年。再往上一層忉利天,那裡的一天就是人間一百年。若以忉利天的天人看世間,人類不過就是種朝生暮死的存在。再者,現代科學家以先進儀器所觀測到的包容無數星體的宇宙,其實遠不及佛教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。關於大千世界(亦名三千大千世界)的結構,主要由111個世界種所成。此世界種名曰「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」,依大蓮花住,四周環繞香水海,無量數的世界種構成華藏莊嚴世界海,若廣說者不可窮盡。浩瀚無垠的宇宙幾乎是不可度量的,以「海」的概念來理解,地球渺小得像海灘的一粒沙。

 

 

    1999年哈佛大學所拍攝解剖的世界成像,與《華嚴經》中所顯示的非常相似。科學家更證實,整個宇宙萬有之中,有著不可數、不可知的星球。佛教教主在2563年前菩提樹下始成正覺後,就揭示了吾人世界的成住壞空現象,從這個角度來看,可以說科學昌明的研究佐證仍是跟不上佛學的。

 

 

    《華嚴經》中提到,當佛在講〈如來現相品〉時,有一億的世界海佛菩薩來聽經,所以有多少佛就有多少佛世界,串連起來如帝網一般,此帝網能連結吾人的良知與因果。我們的心念連接帝網(因陀羅網),縱橫交錯,故不要任意起煩惱、不要隨意發負面訊號,應將心念轉成正能量,讓「欲」轉成「定」,積極用功誦經持咒與佛菩薩呼應。所謂「網」,就是夜晚抬頭仰望星空的星,也就是因陀羅網。因陀羅網是什麼?網際網路差可擬(英語Internet),無論古今中外的資訊,現在電腦手機一點即可聯絡上網搜索,任何文化皆含括其中,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,因果的網更是不會有漏洞。

 

   《華嚴經》中的菩薩能入無量眾生界教化眾生,也能入無量世界網,這並非神話。天、人、阿修羅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(前六種是六凡,後四種是四聖)之十法界,都全是吾人一心所造出來的,亦是十種善惡業果。當我們認識佛法後,應能從任何角度認知生命的無常短暫,於是會產生要脫離此身與此生的想法,此種心態即是「出離心」。

 

    娑婆世界雖然苦樂參半,終究是要面對生老病死的不可樂、不可愛。學佛者多半想出離輪迴,然而朽敗的身軀在此生終結之後化為灰燼,是哪裡都去不了的,能走的只有吾人的神識。因此,須修鍊的是自我心靈的提升及精神層次。調伏自身欲望,修善行、禪定,能放下俗世的毀譽稱譏,又能誦經持咒,才不枉此生走一遭。

 

    寺主在最後勉勵大眾做人間菩薩,理性的看待世間,發菩薩心,見人受苦,感同身受,努力引導至佛法的道路,這就是人間菩薩的基礎。從悲智雙運下手,發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、方便、願、力、智十度波羅蜜,用帶真入俗的方便智,積極發揮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四攝法,透過世間工巧明、醫方明、聲明、因明、內明等知識,方便善巧的度化、面對人生問題。一般人或以佛法深奧而難以親近,我們至少要做到讓世人明白何為因果。用現代社會的解讀方式描述菩薩利生的道理,慢慢的就會成為一股安定社會的力量。從《華嚴經》的宇宙觀來看,人類雖然渺小,但是累生累劫能夠修行的福德卻是很大的。愛惜自己的時間和生命,擴大心胸,任何地方、任何角落都能行菩薩道。不要自我侷限、妄自菲薄,不但要為國家社會盡一己之力,也要在浩瀚的宇宙當中找到生命的定位,此即今日宣講最主要的目的。


回上頁
上一則
下一則